聚焦丨開張百日,全國碳市場“穩步走”更待“活水來”

2021-10-25 17:12

穩!百日累計成交額超8億元


10月23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滿一百天。自今年7月16日開張以來,截至10月22日,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額超8億元。站在百日的新起點上,隨著機制的完善與活力的點燃,我國碳市場未來發展空間值得期待。



最大碳市場引領低碳轉型新賽道


發電行業是首個納入全國碳市場的行業,市場啟動初期,只在發電行業2000多家重點排放單位之間開展配額現貨交易。根據生態環境部的相關測算,納入首批碳市場覆蓋的企業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這意味著,我國碳市場一經啟動就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隨著‘十四五’期間,全國其他高耗能行業如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逐步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意味著中國這個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將變得更大?!惫獯笃谪浹芯繂T柳浠說。



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已然最大,還能更大”的中國碳市場正為全球低碳轉型注入新的活力。行至百日,盡管目前全國碳市場的交易規模尚不算大,但其倡導的低碳理念已然激“活”了市場,不少傳統的高耗能企業已經在積極布局綠色轉型的賽道。


百日尚早 未來更待“活水來”



作為剛剛起步不久的交易市場,全國碳市場的發展仍然面臨著艱巨的建設和完善任務?!胺€”字之后,“活”字將成為全國碳市場最重要的課題。


“目前的碳定價仍然無法為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發和投資提供足夠的激勵,未來存在較大的上升空間?!焙苯洕鷮W院低碳經濟學院常務副院長孫永平表示,可從4方面推動增加碳市場的流動性和碳定價的權威性,包括增加拍賣量,活躍一級市場;擴大行業覆蓋范圍,增加交易主體;引入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增加市場流動性;引入碳期貨、期權等衍生品交易,提高企業履約組合的靈活性。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