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1日,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將在英國格拉斯哥拉開帷幕,COP26將是自2015年《巴黎協定》以來規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氣候變化會議。
近年來,氣候變化已經影響到全球很多地區。水災、火災、旱災等極端天氣、自然災害頻發,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樣性等問題也變得十分突出。自第五次評估報告(AR5)以來,據專家觀察,越來越多的因人類影響而產生的極端變化(如熱浪、強降水、干旱和熱帶氣旋)得到了證實。國際社會已經把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因為它正在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存環境。
科學家對瑞士阿萊奇冰川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出:氣候變化導致在過去的十年里,冰川每年正在以1.5米的厚度消融。
由于全球變暖,土耳其安東那托利亞地區凡城水壩的水位下降,水中的微藻數量一直減少,導致水壩中的魚類大量死亡。
孟加拉國達卡南部約200公里的Mugarjhor,一片被洪水淹沒的土地上,農民在用水葫蘆和竹子綁在一起的竹筏上種菜。在孟加拉國,不斷上升的海平面和猛烈的洪水已經使數千萬人的生命處于危險之中,同時還帶來了另一個威脅整個國家的問題:漬水的土地和高鹽分的河流及土壤正在殺死莊稼。孟加拉國農民通過使用浮動種子床和開發耐鹽水稻來適應全球變暖造成的不可預測的條件。
埃及紅海度假城市沙姆沙伊赫附近的珊瑚礁。據埃及環境部稱,紅海有大約209種不同類型的珊瑚礁。健康的珊瑚為超過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提供了棲息地。但由于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海洋溫度不斷上升,這些色彩斑斕的珊瑚受到了威脅。
約旦河西岸,以色列米茲佩·沙勒姆定居點附近的死海岸邊,一名男子在一個天坑里泡水。由于氣候變化,死海水位下降造成了眾多天坑。
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嚴重干旱加上大片無植被覆蓋土地,當地遭遇沙塵暴襲擊,黃沙遮蔽天空席卷而來。巴西氣象頻道Metsul的氣象學家西亞斯表示,“過往的沙塵暴都不及我們在2021年見識到的強度。這是長時間缺雨、高溫和低濕度的結果”。
2021年7月,德國西部萊茵蘭-普法爾茨州,暴雨和洪水給當地建筑造成破壞。德國西南廣播電視臺(SWR)說,鐵路、公路和河流運輸萊茵河上的航運中斷而暫停。根據德國氣象局發布的數據,受災最嚴重的巴伐利亞州上弗蘭肯地區此前12小時內的降雨量達80毫米,且伴有雷暴。
瑞典阿比斯科村附近沼澤的一個池塘。當地沼澤是歐洲研究氣候變化的關鍵。在瑞典最北部的北極地區,全球變暖的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區的三倍。今年來隨著永久凍土融化,甲烷被釋放出來。
COP26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時間點,未來的10年將是至關重要的最后時間窗口。如若不采取積極的行動,人類和地球將要面對難以想象的自然災害、海平面上升和生物滅絕。
圖文來源:新華社、視覺中國、UNFCCC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