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國合會報告:“十四五”應逐步建立和完善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

2021-09-08 17:07

9月8日,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簡稱“國合會”)發布“全球氣候治理與中國貢獻”專題政策研究項目(2018-2021年)最新報告。



報告指出,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機遇和挑戰并存。一方面,國內經濟轉型加速,綠色技術產業發展,深化經濟數字化,各相關方積極響應是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機遇。另一方面,國際環境不確定,實現碳中和時間周期短,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發展不充分不均衡是中國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挑戰。



國合會提出以下六點路徑制勝碳排放之路。

一是調整發展模式,構筑綠色低碳產業結構;

二是貫徹能源革命,發展綠色低碳能源體系;

三是統籌推動區域多元協調的低碳轉型發展;

四是“軟硬”兼施建設綠色綜合現代交通體系;

五是推進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減排;

六是部署面向碳中和的低碳技術支撐體系;

七是改變需求結構,引導建立低碳消費理念。



根據研究特別指出的要求,人民電器集團作為橫跨電器制造業的多元化企業正在推動產業向低碳縱深發展,壯大綠色戰略性新興產業,并通過搭建政府-高校-企業研發平臺,成立博士后工作站,推動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積極探索二氧化碳的捕捉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加快推進數字經濟與傳統經濟部門的融合,拓寬和提升數字技術在節能減碳中的應用場景和作用。同時,新投入使用的高新技術總部產業園加大了對低碳基礎設施的投資,實現了智能制造和自動化生產線的改造及使用。


在“十四五”規劃和國合會的指導意見下,人民電器集團將以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不斷升級,繼續推動雙碳目標的實現。